| 三、 设施与设备 | |
| 条款 | 检查项目分析 |
| 1801 | 营业场所不得成为贮存区与暂存区。商流与物流尽量分开。 |
| 1)营业场所与经营规模相适应。 | |
| 2)应有辅助用房、办公室。 | |
| 3)明亮整洁。 | |
| 1903 | 1. 药品储存作业区:库房、货场、保管员工作室。 |
| 2. 辅助区:办公室、验收、养护、分装室。 | |
| 3. 办公区:办公室、宿舍、厕所等。 | |
| 1905 | 一般要求顶棚吊顶,门窗结构严密,库房有温控设施,可防止灰尘,也可减少能量损失。 |
| 1906 | 消防与安全措施:消防、报警装置,用电安全等。 |
| 2001 | 符合面积要求的前提下,库区划分(五区三色): |
| 1)待验库(区):黄色 | |
| 2)退货库(区):红色 | |
| 3)合格库(区):绿色 | |
| 4)不合格库(区):红色 | |
| 5)发货库(区):绿色,一定为专区。 | |
| 6)中药饮片零货称取专库(区),如无零货可不设此库(区)。 | |
| 7)库区可以交叉设置,如可以单设一个不合格品库,其余分区。 | |
| 2101 | 1. 垫板作用:使药品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,用来防潮、防鼠等。 |
| 2. 垫板材质:一般不限,应不易生虫,并有一定强度,尽量不用水泥抹出,因为水泥既无防潮作用,又不便于清理。 | |
| 2102 | 1. 避光:某些药品除需避光保存外,拆零要在避光设施架上进行。 |
| 2. 通风:设通风窗或孔,要有防护。 | |
| 3. 排水:库区内如有用水设施应有地漏,如无此种用水设施不应设地漏。但在南方或半地下室的库房或潮湿地方要加强排水设施,如用水泵。一般用水设施应放在辅助区,尽量不放在库房区。 | |
| 2103 | 如制冷设备、除湿机、加湿机、空调、温湿度计等。 |
| 2105 | 电线材质和照明注意消防要求,照明有防护罩,瓦数符合安全要求。 |
| 2106 | 1. 拆零和拼箱发货必须有规定固定的场所,在库区内,也可放于发货区,内有一个专门的区或台进行。 |
| 2. 拆零后(开箱后)不可再放入原货垛上,防止混药错发事故。 | |
| 3. 包装物料应有专门的储存场所,可以是企业自己专用印刷的拚货发货箱及标准周转箱。 | |
| 2201 | 特殊药品的管理: |
| 特殊药品范围:麻醉药品、一类精神药品、医疗用毒性药品、放射性药品。 | |
| 专用仓库安全措施 | |
| 1)二级麻醉药品经营单位执行相应的验收标准(安监司2001年1月发布) | |
| 2)砖混或钢混结构的无窗建筑,也不可有底部排风孔,即必须无孔。 | |
| 3)温湿度调节用分体式空调。 | |
| 4)基本设施牢固,具抗击打能力。 | |
| 5)备有防盗、放火、报警装置。 | |
| 6)专用仓库与110联网(二级麻醉药品必须联网) | |
| 2301 | 中药标本管理: |
| 1. 收集标本数量与经营规模相适应。 | |
| 2. 真伪品标本及本地产品均注意收集。 | |
| 3. 适宜中药材,中药饮片的陈列、保存的设施。 | |
| 4. 完善的管理制度,专人管理。 | |
| 5. 内容完整的档案资料。 | |
| 6. 对药品质量管理职能有效发挥作用。 | |
| 2601 | 中药饮片分装设施设备: |
| 2602 | 1. 分装室专用、固定,如无分装则可以不设此室。 |
| 2. 应有分装操作间、洗涤间、更衣间、包装物料间。 | |
| 3. 环境整洁、安装避光及消毒设施、墙壁及顶棚无脱落物。 | |
| 4. 有分装台、称量工具、容器等分装工具。 | |
| 5. 有工作服。 | |
| 2603 |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配送: |
| 1.专门场所、设施齐备 | |
| 2.人员固定,职责明确(定岗定员) | |
| 3.程序合理 | |
| 4.物流清晰 | |
| 5.操作规范、记录完整 | |
| 四、 进 货 | |
| 条款 | 检查项目分析 |
| 2901 | 首营企业的审核: |
| 1.首营企业:购进药品时,与本企业首次发生供需关系的药品生产或经营单位,名称变更也要提供新的证明。 | |
| 2.审核包括:内容、审核部门、审核方法、审核批准 | |
| 3001 | 首营品种的审核: |
| 1.首营品种:从某一药品的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药品。 | |
| 2.审核 | |
| 2.1审核范围:新品种、新剂型、新规格、新包装 | |
| 2.2审核目的 | |
| 2.3审核内容 | |
| 3.首营品种合法性及质量情况的审核 | |
| 3.1审核药品的批准文号 | |
| 3.2索取药品的质量标准 | |
| 3.3审核药品包装标签、说明书 | |
| 3.4物价批文 | |
| 3.45了解药品性能、用途、检验方法、储存条件及质量信誉。 | |
| 3101 | 1.购货计划的形成: |
| 1.1供货企业名单 | |
| 1.2购进品种目录 | |
| 1.3年度、季、月购进计划 | |
| 1.4非计划内采购清单 | |
| 2.编制原则:以质量为依据,贯彻质量否决权制度,按需购进。 | |
| 3.审核部门:业务会同质量管理机构 | |
| 3201 | 1.购货合同 |
| 形式:标准书面合同、质量保证协议、文书、传真、电话记录、电报、电传、口头约定。 | |
| 2.如果合同形式不是标准书面合同,购销双方应提前签订明确质量责任的质量保证协议,并标明有效期。如子公司的货来自母公司,也应有质量保证协议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文书传真、电话记录等形式的开展。 | |
| 3.购入进口药品:《进口药品注册证》和《进口药品公通关单》或《检验报告书》。 | |
| 3301 | 1.药品购进记录 |
| 1.1购进药品应有合法票据,并按规定建立购进记录,做到票、帐、货相符。 | |
| 1.2记录部门:业务购进部门。 | |
| 1.3记录内容:品名、剂型、规格、有效期、生产厂商、供货单位、购进数量、购货日期等。 | |
| 1.4保存期限:有效期后一年,不得少于三年。 | |
| 2.购销记录包括: | |
| 2.1购进记录 | |
| 2.2入库记录 | |
| 2.3销售记录 | |
| 2.4出库复核记录 | |
| 3401 | 进货质量评审 |
| 1.评审目的:对所经营药品质量进行综合评审、对比、分析,为购进决策提供依据。 | |
| 2.评审部门:质量领导组织或质量管理机构会同业务部门 | |
| 3.评审依据:管理制度、管理信息、工作标准。 | |
| 4.评审对象:药品质量、供方质量体系。 | |
| 5.评审项目:验收合格率、储存稳定性、质量投诉情况、销出退回情况、质量信誉、监督抽查情况。 | |
| 6.评审报告:内容、项目具体,结论明确,及时上报及存档备查。 | |





